根據(jù)《QC/T468 汽車散熱器》“5.14 內(nèi)部腐蝕性能試驗”的要求,散熱器在生產(chǎn)完成之后需要對其內(nèi)部進行腐蝕測試,試驗可以采用散熱器件內(nèi)部腐蝕試驗箱來完成,下面是汽車散熱器的主要試驗步驟。
散熱器內(nèi)部腐蝕試驗:
試驗設備:環(huán)儀儀器 散熱器件內(nèi)部腐蝕試驗箱
試驗依據(jù):QC/T 468-2010 汽車散熱器
試驗條件:
1.混合溶液溫度:90℃±2 ℃
2.混合溶液流量:1.3L/s~1.6L/s
試驗過程:
試驗一、試驗按照“試驗條件”的要求運行 76h,停機靜置 8h 為一個循環(huán),停機期間進行溶液 pH 值檢查和補液,共計進行 14個循環(huán);溶液檢查分為 pH 值和外觀檢查 ,試驗過程中不允許出現(xiàn)±1以上的 pH 值變化,溶液外觀不允許出現(xiàn)混濁和沉淀。
試驗二、混合溶液由 40% 防凍液和 60% ASTM溶液組成(體積比)。
防凍液型號:45% 的乙二醇防凍液,凍結溫度:-30℃
ASTM溶液:由 1L 蒸餾水與 148mg 的硫酸鈉、165mg 的氯化鈉和 138mg 的碳酸氫鈉配置。
試驗后進行以下密封性能檢測。
密封性能檢測:
室溫下密封性能的檢測方法分為濕檢和干檢。
1.濕檢:在濕式密封性試驗臺上,向沉沒在水槽內(nèi)的散熱器內(nèi)部通以壓縮空氣,商用車散熱器通以150kPa的壓縮空氣,乘用車散熱器通以180kPa的壓縮空氣,保壓時間為30s。
2.干檢:在干式密封性試驗臺上,向散熱器內(nèi)部通以150kPa的壓縮空氣,保壓時間為60s。按下式算換為滲漏量:
F=0.0006 * V *(△p / △T)
式中:
F——滲漏量,cm3/min;
V——散熱器和測量回路總容積,cm3;
△p/△T——壓力損失,Pa/s。
當上述兩種方式檢測結論不一致時,優(yōu)先采用濕檢。
以上就是散熱器件內(nèi)部腐蝕試驗箱的試驗方法,如有試驗疑問,可以咨詢環(huán)儀儀器相關技術人員。